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学术语,指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数额占其存款总和的比重。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之初,目的是保障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,防止因客户集中提款而引发的流动性危机。
存款准备金由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组成。法定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规定,超额准备金率由金融机构自行制定。其计算公式为:存款准备金率 = 存款准备金 / 存款总额
。
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,影响金融机构可用于放贷的资金量,进而调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,银行需缴存更多资金到中央银行,可放贷资金减少,货币供应量收缩;降低存款准备金率,银行可贷资金增加,货币供应量扩张。
降准会增加金融机构可用于放贷的资金,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来扩大生产,个人更容易获得消费信贷,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;提准则会使企业和个人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加,贷款成本可能上升,抑制投资和消费。
对股市而言,降准通常被视为利好消息,资金面宽松可能推动股市上涨,提准可能对股市产生一定压力;对债市来说,降准会增加市场流动性,推高债券价格,提准则可能使债券需求下降,债券价格下跌。